熬
Info
此文为短文格式,核心思想为通过短句表达巨量感情,文章释放的情感并不和文字的长度呈正相关。
公众号链接:
本文原链接:熬
本文原发表日期: 2024-07-08 22:59
熬
程哥问我最近为什么不更新文章了,
我笑着说,
这玩意儿和拉屎一样,只有当你有感觉的时候,才能“哐哐”写出来。
简单来说,其实就是没活了,没什么可写的了,
没有很鼓的钱包,也没有很厚的经历,
只能买个几十块钱的游戏,坐在寝室打一整天,
这么说来,也不能总是怪罪喜欢的作者效率低下,
一个月更新小说的量,还不够我一个小时看,
就算他们知道是阅历不足又能怎么办呢?总不能花掉自己几个月敲键盘赚的口粮来解决一个看似只是“需要旅游”的问题。
最近在收拾毕业回家的行李,
几个箱子囊括了大学的点滴,一并装走了年少无知的热情,
本以为我会一边后悔过去拧巴的生活,一边对未来手足无措,
以为会失眠,毕竟总是在床上翻腾很久才能入睡,
没想到是毕业前睡得最安稳的一觉,
突然发现,原来人并不会像玻璃一样“bulingbuling”脆脆地碎掉,
它更类似于腐蚀,氧化,低温烫伤,
温和地、毫无痛楚地,越来越麻木,越来越迟钝。
一年前被诊断为一种症状为呼吸困难,咳嗽胸闷的慢性病,半年前做了人生第一个全麻手术,
被医生告知需要依赖药物生活并且无法剧烈运动,
感觉像是,童年时趁着夏天偷偷溜到大人禁止去的小河游泳,平平安安有惊无险地回了家,
长大之后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漫步,却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悬崖边缘。
“活着就好”的玩笑话突然变成真诚祈祷的愿望。
最近一直被一句话安慰,
“除了病痛以外,你感受的痛苦都是价值观带来的。”
有种倚仗着自己身体有恙,可以理所当然地多愁善感的感觉。
收拾行李偶然翻到高中时写的信件,
发现那时写的文字还挺有意境,真羡慕,想不明白怎么写出来的,
原来写文章根本不像拉屎,更不会有便秘,
它更像是年少时可以情绪化的特权,长大后只剩下麻木,连文字里的激情也被榨干了。
偶然有机会可以在暑假公费去美国出差,
风风火火地准备材料,了解当地文化,背背英语单词,
结果签证没通过,怀疑我会偷偷留美刷盘子,然后惊艳所有人,
这下可以不用练习口语,可以毫无负担地享受暑假了。
突然意识到,
在熬过四年本科,研究生入学前的暑假,应该是人生少数的幸福时光之一,
像是半夜从绿皮火车中醒来,
不知道在哪,不知道几点,不知道还有多久天亮,
列车带着风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村庄,车轮和轨道碰撞一声接着一声,
像是密不透风的人生中狭小的裂缝,
在这种不需要考虑过去和未来的间隙中,
可以暂时地摆脱掉前程的束缚,如同打了麻药一般,毫不愧疚,
和刚高考完的那个暑假一模一样。